Bad Block Management
介紹
壞區塊管理是閃存控制器用來偵測和處理壞區塊的一種機制。它會識別並標記無法使用的區塊,確保這些區塊不會被用於未來的資料儲存。為了進一步提升可靠性,控制器會對遭遇寫入問題的區塊自動套用錯誤更正碼(ECC)。如果 ECC 無法成功恢復資料,則會將有效資料重新搬移到保留區塊中。
![]()
壞區塊分類
SP Industrial 透過壞區塊管理來提升閃存操作的效率與可靠性。壞區塊指的是控制器在 NAND Flash 裝置進入正常運作前的初始設定階段(通常稱為初始化、卡片開啟或超級區塊映射階段)所識別出的不可用記憶區塊。SP Industrial 產品中的壞區塊主要分為四種類型:
-
FBB(Factory Bad Block,工廠壞區塊):於晶圓測試階段利用探針卡測試時識別出的壞區塊,並將總數記錄在 FBB 表中。
-
GBB(Growing Bad Block,成長性壞區塊):在切割晶粒、研磨、封裝和成型等製程後產生的新壞區塊。
-
LBB(Later Bad Block,後期壞區塊):封裝完成後,透過可靠性開發測試(如程式/抹除/讀取測試)所偵測出的壞區塊,屬於封裝後捕捉到的早期故障。
-
MPB(Mapping Bad Block,映射壞區塊):在多通道配置中,控制器層級映射後產生的壞區塊,發生於不同晶粒(CE/LUN)同地址的區塊無法同步,需要予以映射排除。
透過主動的壞區塊管理與全面的分類,SP Industrial 確保提升資料完整性、改善可靠性,並延長基於閃存的儲存產品壽命。這種結構化的管理方式使控制器能有效隔離缺陷區塊,維持穩定效能,並在整個產品生命週期內保護關鍵資料。